这个事情理性的分析来看,发挥最大贡献的当然应该是警察,因为如果不是他们及时的人群疏散,那么哪怕这个后退哥再如何呐喊也没用。
至于手拉手的人墙,其实也是建立在警察能疏散群众的前提下。
但怎么说呢,在国人的心目中,下意识的,他们就觉得这些其实都是警察应该做的,当然了,这些也确实是他们应该做的。
所以虽然警察的形象可以很好,但这样的报道,观众们却不一定会买账。
而手拉手的群众,虽然是个不错的点,但这些人太多了,而且“只是让出来了一条求生通道”而已。
相较于“后退哥”,直接相当于“救命”的举动来说,含金量还是远不如的。
当然了,最最重要的还是,从这些网友们的发布的评论留言来看,他们最想要看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那就他了!”李欣做出了决定。
做了决定之后,她再查询线索的时候,速度就更快了...
在微博上直接搜索后退哥,外滩这类的关键词,从中去找出相关的所有描述...
这些描述,她是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复制粘贴...
然后看到描述的有些”情真意切”的观众,她都会下意识地去私信问一句。
“您好,我是《新民网》的记者,看到您发的文章,您提到‘后退哥’,能详细说一说当时的场景吗?”
这类的消息她发了很多,但大多数人看到了她的消息根本就不回复,少数回的,多问两句之后,就说不出来什么了。
当然了,这个其实李欣也理解,毕竟能写出这番情真意切话来的,必然是事件的亲历者,这次受伤被带去医院的伤者除了治外表的伤之外,心理创伤同样也是关注之一。
所以其实还在网上发言的这些人,正常来说也是应该去医院,和心理医生好好聊一聊的...
就这样,时间终于来到了下午16点13分的时候。
李欣已经感觉到眼睛的疲乏,鼠标的滚动也远不如最开始时那般的迅捷。
不过突然地,她发现了一条微博动态,一个粉丝数很少的账户。
转载了那条转载量最多的外滩现场视频,而同步的评论却是“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骄傲!吴舟,你太牛了!”
虽然只是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也没有说清楚这个吴舟到底是谁,为什么要为吴舟骄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李欣却是一个激灵,脑海中瞬间就将这个吴舟和那个后退哥串到了一起,没有理由的,纯粹就是今天看得太多了,然后产生的“第六感”。
想到此,稍稍思索之后,她便迅速地编辑好了自己的语言,然后直接通过微博私信尝试联系。
“您好,我是新民网的记者李欣,正在跟进外滩事件的报道。看到您的微博提到‘吴舟“,这个吴舟就是视频中的后退哥吗,能否和您聊一下您朋友的事迹?希望能获得更多细节,期待您的回复。”发完这条消息之后,李欣就开始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不过有了“吴舟”这么一个关键线索之后。
她是检索相关信息的时候,也多了一个新的关键词“吴舟”。
就这样16点29分,她再度找到了第二条关于“和外滩事件联系到一起的吴舟”。
“我是真的没有想过,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居然是你救了我,感谢你,后退哥,感恩你,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