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并没有刻意提倡孝道,因为那是为人子女必要的品德。
所以说,一般是越缺乏什么,才会更加的去进行提倡。
相反所有人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专门提倡的必要吗?
他们来到一处河滩停驻下来。
“汾水沿岸决不能开辟农田,尤其是在上游位置。”楼令肯定懂得这种道理。
要是在河滩开辟农田?上游的雨要是下得大一些,必然弥漫上来掩盖农田,随后再造成大面积的塌方。
可不止是河堤塌方那样简单,还会让河床增宽,众多的淤泥将导致河道变浅,日久天长不是堵塞就是造成改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如今的汾水两岸地形比较复杂,理由当然是植物过于茂密了。
楼氏虽然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用来处理木头的工具,绝大多数箭矢的箭杆却是使用芦苇。
大自然之中当然有不少地方生长芦苇,只不过需要大肆采用的话,很早之前就有人工干预的例子。
比如说,某个家族会动用劳力改造河滩,人为地去栽植芦苇。
“现在好像没人会将芦荟制作成饮料?”楼令没有魂穿之前经常会喝,包装是南棒的款式,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出口转内销’的产品。
楼氏有自己的弓箭手,需要用到的箭矢数量却是不多。
现下,只有韩氏需要大量的箭矢。他们这个家族的弓箭手亦是极多,比较诡异的事情是没有什么出名的神箭手。
按理来讲,韩氏大肆培养弓箭手,数量一多总该有人脱颖而出,偏偏从很久以前到现在,韩氏真的没有涌现名气大的弓箭手。
有一点却是能够确定,韩氏制作的弓比其它家族更好,尤其是在制作强弓方面的技艺极强!
楼氏不需要用到大量的箭矢,自然也就不用对河滩进行人为改造,到了季节去收集一批适合用来制作箭矢的芦苇便是了。
“父亲,对岸的水好像退了。”楼小白不是第一次来巡视汾水两岸。
楼令之前已经注意到。
汾水分东岸和西岸,楼氏在汾水的东岸和西岸都有封地,大多是在汾水西岸。
“难怪祁氏会走东岸。”楼朔嘀咕了一句。
之前,祁氏的队伍与楼氏队伍同行,一直到“吕”附近才分别。
要是以往的话,祁奚到了“瓜衍”附近就该找位置过河到东岸,他们这一次到“吕”地过河去西岸,走“阴”地再往北的路线。
不知道有没有提到过大河改道的事情?当时河水冲刷了两百数百里的范围,受灾的国家包括晋国、卫国、曹国、鲁国、齐国,又以卫国和齐国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
在大河发生改道的四五十年之内,好多区域变成了湿地,不少地方甚至充满了沼泽。
晋国受到影响的区域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其余区域一些连接大河的河系也是水位上涨,漫过本来的河堤掩盖周边。
在“平陵”西南方位的那个地方,它本来并没有湖泊,还是大河改道之后才形成湖泊,并且占地面积极其大。
祁氏的“都”就在那个无名湖泊的东北角方位,由于地势较低的关系,没有形成湖泊的区域变成了湿地。
了解地理环境的人一定清楚一点,湿地真不适合栖息,平时能够不走绝对不会有人刻意途经。
当前距离大河改道也就过去十八年,晋国的“邯郸”地以东还是一大片的湿地,霍太山的东北方向则是形成了一大片的沼泽地带。
受到更大影响的卫国,他们干脆就失去了大河北岸的所有土地控制权,一下子龟缩去了大河南岸。
同样受到巨大影响的齐国,他们干脆舍弃了济水以北的所有行政区,哪怕当地的主权仍旧归于姜姓吕氏,可实际上济水北岸干脆就是荒无人烟。
大自然灾害之下,人力很难去抚平,只能留给时间。
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今年要向北而行的祁氏,他们首次走汾水东岸。
“我思来想去,现代的晋中附近,确实是没有什么大型湖泊。”楼令之前不知道大河改道的事情,挺晋地怎么会有一个大湖泊的。
楼令看着汾水之上泛舟渔猎的人,说道:“去人问问,有没有虾或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