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余波与淬火

他的头球?在对方高大中卫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接收到专业领域的尖锐批评,对自身技术短板认知深化。】

【深刻反思决赛失利,意识到进攻手段单一性的致命缺陷。】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他的反思。

38%的融合度带来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某些特定技术环节,他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

就在这时,杜兰德不请自来,手里拿着一个硬盘。

“就知道你在这里钻牛角尖。”杜兰德将硬盘放在桌上,“看看这个。”

里面是他剪辑的录像,不是他的失误集锦,而是几位以全面攻击手段着称的中场大师的片段——齐达内的马赛回旋与禁区前沿的多种得分方式,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和精准传中,皮尔洛的任意球和远射结合,甚至还有斯科尔斯后插上进攻的选位和射门。

“看看他们,林。”杜兰德指着屏幕,“没有人是完美的。但顶级球员,总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武器库。你的传球和视野是天赋,但天赋需要更多的手段来支撑,才能在最高级别的比赛中持续发挥威力。远射是你的利器,但不能只有这一把利器。”

林枫沉默地看着屏幕上那些大师们用各种方式将球送入网窝,心中豁然开朗。

失败和批评没有击垮他,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前进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

他打开系统界面,看着自己的属性面板。

射门、远射尚可,但头球、弧线(影响任意球和传中质量)等属性明显偏低。技能方面,除了【关键传球】和【中场指挥官】,缺乏直接提升得分效率的专长。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杜兰德先生。”林枫抬起头,眼神中没有了迷茫,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坚定。

从第二天起,林枫的加练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清晨,他不再只是进行核心力量和耐力训练,而是加入了大量的折返跑和禁区内的抢点练习,模拟在对抗中寻找射门机会。

下午常规训练结束后,他留下来加练的不再仅仅是中距离传球,而是着重于两个项目:

一是定位球。

他在球门不同角度摆放人墙模型,反复练习不同距离、不同脚法的任意球和角球,追求极致的弧线、旋转和落点。

他不再满足于“偶尔能进”,而是要求“指哪打哪”的稳定性。

二是禁区内的射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