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人”引发的频率污染危机被暂时遏制,但余烬之城如同经历了一场高烧,虽热度退去,留下的却是满身疲惫与更深的不安。那无形的攻击比任何舰队炮火都更令人心悸,它动摇了根基——人心。
希娜在初火之庭的核心区域静养了数日,灵魂层面与“低语信标”的直接碰撞带来的创伤才缓缓平复。期间,莉娜带领团队对希娜冒死带回的数据进行了彻底的解析,结合对那块安静下来的“归墟碎片”的持续研究,终于有了一些关键的发现。
“我们之前的方向可能有些偏差。”莉娜在希娜恢复后的第一次核心会议上汇报道,全息投影展示着复杂的能量频率图谱,“‘钥匙’是‘共鸣’没错,但这种‘共鸣’并非单向的。它更像是一种……双向的认证。”
她将“归墟碎片”的能量特征与从“引路人”意识中解析出的“低语信标”频率进行比对,屏幕上出现了奇异的共振波形。
“碎片散发出一种特定的‘秩序呼唤’,而‘低语’则是一种‘混沌侵蚀’。它们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相互湮灭的。所谓的‘门扉’,我们推测,很可能是一个需要同时满足‘秩序’与‘混沌’特定条件,或者说,在某种极致冲突中才能稳定开启或维持的……奇点或者维度接口。”
“而‘钥匙’,就是能同时‘理解’并‘承载’这两种极端对立力量,并引导它们达到那种临界状态的……存在或者方法。”艾拉若有所悟,接口道。她的冰原血脉让她对这种对立统一的概念有着本能的感知。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这解释了为什么“织网者”一方面在收集代表秩序的“碎片”,另一方面又在散播代表混沌的“低语”。他们试图人为制造这种极致的冲突,强行打开“门扉”!而埃文斯博士提到的“共鸣”,或许就是指能够安全引导这种冲突,而非被其吞噬的关键。
“‘织网者’前往‘缄默荒原’,难道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某种……能充当‘钥匙’,或者能放大这种冲突的东西?”瘸叔推测道。
“很有可能。”希娜点头,金色的眼眸中光芒凝聚,“我们必须去‘缄默荒原’。不能再被动等待‘织网者’完成他们的计划。”
这一次,远征的筹备更加谨慎和高效。汲取了“归墟”的教训,舰队不再追求规模,而是强调隐匿、生存和针对性。“破浪者”号进行了更彻底的改装,强化了隐身能力和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新组建的侦察小队装备了基于“雷纹石”和初火之力结合的最新隐匿和探测设备。
人员方面,希娜再次亲自带队。莉娜和她的核心技术小组必须随行,负责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能量环境和破解“钥匙”之谜。艾拉更是关键,她的血脉是目前最接近“理解两种力量”的存在。战斗人员则由经验最丰富、意志最坚定的“净尘者”和守夜人混编,由已经完全恢复、眼神比以往更加沉静的幽影亲自率领。
在舰队出发前,希娜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她将那块“归墟碎片”留在了余烬之城,由瘸叔和初火之庭共同守护。碎片既是可能的目标,也蕴含着未知的风险,不能带往可能爆发冲突的前线。同时,她也留下了关于“共鸣”和“钥匙”的所有研究资料,以防万一。
带着决绝的意志和更明确的目标,由“破浪者”号和两艘经过特殊强化的“幽灵”级高速侦察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再次驶出初火屏障,朝着那片被标记为“缄默荒原”的死亡区域,悄无声息地进发。
航程比前往“归墟”更加压抑。随着不断深入西北偏北的方向,外界的景象逐渐从废土的斑斓扭曲,过渡到一种单调的、令人绝望的灰白。大地仿佛失去了所有色彩和生机,只剩下被放射性尘埃覆盖的荒漠和如同巨兽骸骨般支离破碎的冰川。天空不再是流转的极光,而是一种永恒的、毫无生气的铅灰色,连初火屏障的光辉在这里都似乎变得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