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被这份报告牵着鼻子走,但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是假的。
看来我们得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侯亮平对助手说道。
助手点头表示同意:“侯局,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那些举报信入手,看看能不能追查到背后的举报人,也许能找到新线索。”
侯亮平微微皱眉:“这是个方向,但举报人很可能是匿名的,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
此时,在科研所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融洽。
孙连城正和邓子明、王天来、吕守信等教授们围坐在会议桌旁,讨论科研所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室的灯光柔和而明亮,照在桌上摆放的科研资料和模型上,折射出科技的魅力。
孙连城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对科研的热情:“各位教授,我们科研所目前正朝着多个前沿领域进发,其中有一项技术极具潜力,那就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教授们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过来,眼中露出好奇和期待的神情。
孙连城接着说道:“这种电池一旦研发成功,将会在能源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它的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更高,而且安全性也大大提升。想象一下,如果将它应用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将大幅增加,充电时间也会显着缩短。”
教授们纷纷点头,开始讨论起来。
邓子明教授推了推眼镜:“孙所长,这项技术的原理是什么?从材料到结构,肯定有很多创新之处吧。”
孙连城点头:“没错,我们在材料的选择和电池的内部结构设计上都有独特的思路,但目前还在关键研发阶段,很多细节还不能透露太多。”
王天来教授兴奋地说:“如果这种电池能够实现量产,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将不可估量。不仅是电动汽车,还有电子产品、储能设备等领域都会迎来巨大变革。”
吕守信教授也表示赞同:“在医疗领域,这种高性能电池也可能有新的应用,比如为一些可植入式医疗设备提供更持久稳定的能源。”
孙连城看着教授们热烈讨论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也时刻警惕着,没有提及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研发项目所面临的外部调查压力。
他知道,这个项目是科研所的希望,不能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受到影响。
在会议室的一角,放着一个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早期模型,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自己大放异彩的那一天,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
而科研所的命运、侯亮平的调查以及这项伟大技术的未来,都在这看似平静却又暗流涌动的局势中交织在一起,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