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不平等,再加上民为邦本的纲领,诞生了目前的政治逻辑,杀富济贫来减少这种不平等性。
田赋商税上,土地在谁手中问谁收取田赋,驰道设有钞关抽分局、腹地五大市舶司、海外四大市舶司向有能力流转的富商巨贾收税;
在军事上,主要向乡野征兵,而不是城里人,乡野穷民苦力成为京营锐卒,那是阶级的跃迁,比如熊廷弼从放牛娃成为太傅门生和皇帝同门师兄弟;
在官厂上,则是招揽穷民苦力安置流氓,保证大明不至于有攻破州县规模的民乱发生,成为工匠代表着拥有安定的生活;
大明的新政,总体而言,都是在围绕着杀富济贫,减少不平等性在进行,包括了当下的废贱籍和还田疏。
但是!
阶级论的第二卷,讲的是分配,一旦把分配讲清楚,自然而然的会得到第二个推论:
使用暴力是改变阶级不平等的主要方式,暴力的使用可以让分配变得平等,进而消除阶级之间的不平等,使用暴力斗争来争取平等,就带有天然的正义性。
这种正义性,在大明也是存在文化基础的,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海瑞上《治安疏》,痛骂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嘉靖皇帝也杀不得海瑞,而这种正义性,有一种,更加暴力倾向的表述是大泽乡的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为大明帝师元辅世袭武勋、作为陛下的忠诚拥趸的张居正,从阶级论的第二卷里,看到了造反合理的时候,整个人都傻掉了,之前一直迟迟不动笔,就是不知道写出来会造成何等的恶劣的影响,写出来之后,张居正知道不该写。
每一个文人,著书立说之后,即便是不给别人看,一般也会自己留着,张居正是个读书人,他也打算留着,偶尔翻看一下,感慨一下自己的胆大妄为,然后再小心藏好,历代以来,孤本消失不见数不胜数。
但他简单设想了第三卷后,立刻让游七拿来了火盆。
张居正简单设想了第三卷的内容——斗争,得到了第三个推论: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下的暴力冲突,是持续的、不间断的、永无休止的,它只有在消灭阶级后,才会最终停止,这种激化到暴力冲突的阶级之间的矛盾,会在生产资料再次分配后得到缓解,这种斗争带有必然性。
这第三个推论指向了一个暴论,王朝轮回的必然,和大明必亡。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第四个自然的推论,一定和消灭帝制有关。
朘剥和阶级是不正义的、暴力斗争是正义的、暴力斗争的必然和王朝轮回、生产资料再分配的必然性、消灭帝制的必要性。
张居正仅仅写出了两卷,就要把书烧毁,他已经不敢想象,第四卷的内容出现并且成熟的那一天,会带来何等的剧变。
“先生,此刻烧了,后人不见得能总结的出来。”游七非常肯定的说道,宰相门前七品官,大明这么多年,也就一个张居正敢于革故鼎新推行新政,试图挽救大明,再没有了。
“你说得对。”张居正面色略显痛苦的说道,明灭的火光照亮了张居正已经有些苍老的脸,他脸上有些皱纹,让他的神情变得更加阴郁。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己有了这么多胆大包天的想法?从矛盾说开始的,公私论、生产图说、阶级论第一卷,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深入。
这一整套的叙事是逻辑自洽的,甚至在自由之说都在为这一套叙事补充不足,这一套叙事里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虚构的‘大同世界’,自由说,用人人终获自由补足了这一缺陷。
加上自由说的这一整套叙事理论,是模因污染,会改变所有人的思考模式,但真正敲碎了思想钢印的只有他张居正,因为直面不可名状的恐怖,始终只有张居正一人,先生朕有惑的可怕,只有张居正亲眼目睹了。
甚至张居正本人都知道,自己没有敲碎思想钢印,否则这第二卷《分配》已经送入宫,呈送御前了。
没有人再这么胆大包天去思考这些问题,这四个建立在矛盾说之上的推论,恐怕后人也无法总结。
祖冲之父子的《缀术》,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直到抄王锡爵的家时,才找到了孤本,而后才知道了里面研究的是无限微分和无限求积(求和),研究的是不规则形状的面积体积。
张居正的阶级论第一卷已经印的哪里都是,但第二卷到第四卷,真的有可能不会出现,而且概率很大。
写还是不写,这是一个问题。
“算了,完全没有必要不是吗?”张居正终于下定了决心,烧都烧了,没必要再写出来了,这四卷真的写完,就是屠龙四术。
已经更新到了6.0版本的张居正,3.0版本的王崇古根本不是对手。
游七脸愁的都拧在一起了,其实他很想说,烧了也没用,他已经拿去雕版了,甚至现在成书已经送到了宫里去!
“先生,王之诰来了。”门房匆匆赶了过来,将拜帖递给了张居正。
“快请。”
王之诰到了文昌阁,这是全楚会馆的书房,这里在万历五年,张居正丁忧之后,皇帝陛下让工部大修了一遍,主要是为了防止失火,进行了钢混结构改造,窗明几净的大窗户,显然是通和宫最新运用的平板玻璃,颇为厚实,兼具保暖和采光。
通和宫前几天才换上,张居正这里也换上了,可见皇帝和太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分歧。
“江陵公。”王之诰和张居正互相见礼,王之诰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江陵公身上,怎么如此重的火烧火燎的味道?”
“烧了点东西。”张居正没有详细说究竟烧的什么。
君子远庖厨,张居正这个地位,不可能去厨房做饭去了,那就是烧了不能见光的东西,而且是必须亲眼见证要销毁之物。
在经过了一阵今夜阳光明媚的客套话之后,王之诰终于说明了来意:“这西土城的遮奢户们担心的很,让我来游说亲家公了,他们担心,朝廷又要禁海,又要把那海贸厚利给独占了去,便是全都顾不得禁忌,非要我过来。”
王之诰多少看明白了点里面的门道,劝农桑,恐怕是奔着势要豪右的根基田亩去的,陛下要做天下最大的地主,皇帝打小就没什么安全感,想做最大的地主,维护自己的地位,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个不必担心了,陛下开海之心极为坚决。”张居正颇为认真的说道:“陛下亲事农桑,也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说起来,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耳,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朝廷之物,但就结果而言,全然不是如此。”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天下动荡难安,陛下必然辗转。”
“所以劝农桑为国策,最近啊,陛下打算把土地荒废纳入考成,一旦荒废四分之一,那就是下下评,再想升转,就是难如登天了。”
富者兼并土地是为国朝守住了财富,可以延缓民变、盗贼、偷窃、抢劫之事的发生,如果边方有所扰动,富者兼并所得的财物,也是乐于认捐输纳,都是天下、朝廷之物。
这是一直以来,士大夫们宣传的谎话,结果是,天下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