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第一次

全音阶狂潮 灵宇 2662 字 2个月前

吃饭的时候,陶萌叫杨景行斯文点:“亏我奶奶还说你名字好。”

杨景行高兴:“你奶奶有品位。”

陶萌说:“我奶奶喜欢来这里喝茶,等会我们也去。”

一个小时吃完了饭又上楼喝咖啡,陶萌问杨景行:“你还记得我奶奶吗?”

杨景行点头:“记得,老人家很和蔼,身体也健康,年轻的时候估计是美女。”

陶萌笑:“我奶奶记得你就是因为你第一次见面就叫她奶奶。”

杨景行说:“我们那边都这样。”

陶萌问:“你奶奶好吗?”

杨景行说:“六十多了,说要活到一百。”

陶萌说:“我奶奶七十四了,她三十岁才生我爸爸……你爷爷呢?”

俩人聊了好久的家庭问题。陶萌的爷爷已经去世三年,而她爸爸居然是独生子。陶萌本来有个很心疼她的姨妈,还有舅舅,可惜现在已经不来往了。

杨景行就夸张了,家里亲戚一大堆,舅舅,姨妈,叔叔。还有一些稍微远一点的,平时没多亲热,但是逢年过节是一定会走动。

陶萌的奶奶可是大有来头,解放前是浦海陈家的三小姐。陶萌的爷爷呢,解放前是浦海陶家的二少爷,比三小姐大三岁。这三小姐和二少爷是青梅竹马,还是娃娃亲,尽管那时候他们都才十几岁,可感情很好。

可是解放初期,陶家和陈家产生了分歧。陶家留下来做了民族资本家,陈家则举家迁去香港,过两年后又分家,三小姐留下了,其他好多人去了美国。

可是这民族资本家的二少爷和买办资本家的三小姐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受到政治和战争的影响,依然牢固深切。

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三小姐终于回国了,二少爷不顾一切阻力,娶了三小姐。那时候,已经是六零年了。

民族资本家嘛,你的资本都是民族的,所以陶萌的父亲出声的时候,陶家的日子是很艰苦的。还好三小姐是香港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让自己的儿子受到了很好的家教。而二少爷是个很能干的男人,在动乱年代用尽全力保护好了自己的家人。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民族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就都翻身了,何况还是强强联合,事业就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了。

而杨景行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出生,据说曾经有地主成分,但是也地主不到那里去。

看得出陶萌和她奶奶感情很好,也羡慕爷爷奶奶一生没红过脸的美好感情。

杨景行说:“听说我爷爷奶奶吵了一辈子架,现在老了,没力气了。”

陶萌说:“起码吵了一辈子,其实我觉得那个时代也有优点。”

杨景行说:“你爷爷的爷爷肯定有姨太太。”

陶萌气:“那只是一方面。”

杨景行说:“都只是一方面。你生活得够幸福了,知足吧。喻昕婷,上午那个钢琴系女生,准备考试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在浦海,住六七个平方那么小间房子,一台琴一张床,和一群人共用一个卫生间,过年都没回家。出点什么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能哭了。”

陶萌有点吃惊:“没看出来。”

杨景行笑:“你能看出来什么。这个世界那么大,有好多的悲欢离合,永远看不完。你的眼睛和心应该多看看自己的快乐美丽,但是不要骄傲。”

陶萌哼:“我什么时候骄傲过吗?”

杨景行看着陶萌。

陶萌气:“这不算,你下的圈套!”

杨景行说:“那也要你能中啊。”

陶萌换话题:“你从小到大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杨景行说:“多了,开心是各种各样的,不能比较。”

陶萌好奇:“随便说两样。”

杨景行说:“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很开心……”

陶萌烦:“谁会记得……就算是吧。”

杨景行又说:“小时候买游戏机了很开心,放假回家开心,做好人好事了开心……”

陶萌不信:“你做什么好事?”

杨景行说:“我不骄傲。”

陶萌急得拿勺子戳碟子:“快说!”

于是两人又换话题,说说各自的童年。陶萌小学时有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两人都练琴的,那个女生还去过陶萌的家,可惜后来陶萌去尚浦读初中了,慢慢的就没再联系。陶萌小时候还是踢毽子高手,整个年级没对手,还有放风筝她也很拿手,还会打陀螺。

杨景行笑:“有机会带你怀恋一下小学时光。”

陶萌感叹:“那时候真的是不知愁滋味,我和向萱过家家就能玩一阵天,做饭,做衣服……”

杨景行问:“你几年级还玩过家家?”

陶萌说:“二三年级,反正我记忆很深刻。”

无聊瞎扯时间也过得很快,杨景行接到张家霍的电话时都四点了。张家霍说有个饭局,问他想不想去,好几个知名音乐家都在呢。杨景行辜负了好意,说走不开。

陶萌也得回家吃晚饭,杨景行说:“走吧,送你。”

陶萌说:“我五点回去,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