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落榜生到底还是度过点书、有点知识的,这种人要是心一横一定要反了,那杀伤力还真是很大……或者考过几个功名的人,后来没去继续考,这种人杀伤力也挺大的
但反正是落榜的杀伤力最大,咱这边历史上就不止黄某人一个,后来上帝亲爱的次子也是个落榜生呢;再加上世界上某个有名的落榜生
……】
朱棣点头。
没错,成功起家的开国皇帝——特指起家前身份比较低的皇帝,建国后的开国功臣中总有一大半都是曾经的同乡,或者一同参军的同伴。
事实上,就算是起家前身份本就不低的开国皇帝,他建国之后,周围的开国功臣也多是曾经的旧人、同乡之类,比如唐朝时的关陇集团,比如北宋时宋太祖的一群将领。
当然,说回起家前身份卑微的皇帝们,他们身边也确确实实出了许多的能人,不仅是领兵打仗的人才,也有内政治理方面的人才。
但是,朱棣也不得不承认,内政治理这东西,要么更需要天赋,要么就更需要家族和个人的底蕴积累。当然,最顶尖的人才,有时候是两者兼具的。
这可不是老朋友之中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就能干的。
很多时候,这种方面的人才,反而是从外面投奔而来的人比较具有优势,能够坐到高位。
而这里面的差距,除了不可捉摸的天赋之外,就是底蕴积累——读书,读书,读书。
当然,读书好不好,和内政治理的水平也并不等同。
但还是那句话,科举是一个比较完备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出头的方式,至少能够较好地选拔出人才,并且给了天下更多的人向上走的机会,不至于将权力和官职垄断在某些个家族手中。
至于说改变选拔人才的方式……该怎么改?能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