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夹击!火烧十万小鬼

小主,

是,司令!

战士们齐声回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夜深了,日军营地内,士兵们疲惫不堪,却仍保持着警惕。

而沈阳城内,三纵的战士们也在养精蓄锐,等待着反攻的时机。

第二天拂晓,日军的炮火如期而至,沈阳城陷入一片火海。

然而,在这场看似一边倒的战斗中,张鹏达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日军自投罗网。沈

阳之战,才刚刚开始。

沈阳城墙上,张鹏达的另一个儿子张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战士,正紧握着M2重机枪,眼神坚毅地盯着城墙下涌动的日军。

他的身边是几位同样英勇的战友,他们每个人都做好了为保卫沈阳而战的准备。

突突突——张端手中的重机枪喷吐着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日军。

日军士兵应声倒下,但更多的日军如潮水般涌来。

张端,你小子给我省着点子弹,这可是咱们最后的防线了!

一旁的战友赵刚边更换弹链边大声喊道。

放心,赵哥,我知道分寸。

张端头也不回地回答,手中的重机枪却丝毫没有停歇。

城墙下的日军似乎感受到了这股猛烈的火力,开始寻找掩护,同时组织起更猛烈的攻势。

张端,你爸爸可是张鹏达,你可得给我们做个榜样!

另一名战友李强在射击间隙调侃道。

张端咬紧牙关,眼神更加坚定:

我爸是张鹏达,我张端也不是孬种!

兄弟们,咱们守住这里,就是守住沈阳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枚日军的手榴弹落在城墙不远处,爆炸的冲击波让张端和战友们瞬间伏低了身子。

小心!

张端大声警告,同时调整枪口,对着投弹的日军一顿猛射。

城墙上的战斗愈发激烈,张端和他的战友们已经连续击退了日军的三次进攻。

但日军的增援不断,形势依然严峻。

张端,你快看,那边好像有日军的重火力点!

赵刚指着远处的一个方向,焦急地说。

张端顺着赵刚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日军的一挺重机枪正在向城墙这边疯狂扫射。

他迅速调整重机枪的位置,瞄准那挺日军机枪。

给我闭嘴!

张端怒吼着,一串子弹准确地打在日军机枪手的身上,那挺机枪瞬间哑火。

好样的!

李强兴奋地拍了拍张端的肩膀。

战斗还在继续,张端和他的战友们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的斗志却愈发高昂。

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还站在城墙上,沈阳就不会陷落。

突然,城墙下传来一阵喊杀声,张端定睛一看,竟是张泽带领的部队发起了反攻。

兄弟们,是我们的援军来了!

张端兴奋地大喊,城墙上的战士们士气大振。

在张端和他的战友们的坚守下,张泽的部队成功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沈阳城内的压力顿时减轻。

张鹏达的计策正在一步步奏效,沈阳的命运,正在这些英勇的战士手中缓缓改写。

尽管张端和他的战友们英勇奋战,但小手段并未能有效改变战局。

日军在短暂的混乱后,重新组织了力量,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城墙下的日军如同被激怒的蜂群,黑压压的一片,他们的炮火更加密集,仿佛要将整个沈阳城夷为平地。

张端,他们这次是玩真的了!

赵刚的脸被硝烟熏得漆黑,但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我知道,我们也不能示弱!

张端紧握着重机枪,他的声音在炮火声中显得异常坚定。

城墙上,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又有一个个替补上来,他们的防线几度濒临崩溃,但始终没有被日军突破。

张端,你爸爸的计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见效?

李强在射击间隙焦急地问道。

快了,我相信我爸,他一定有他的打算。

张端咬着牙,心中既有对父亲的信任,也有对战局的担忧。

就在这时,日军的炮火突然停止,战场上出现了一丝诡异的宁静。

张端等人疑惑地抬起头,只见日军队伍中走出一个人,手持白旗,似乎是要谈判。

城墙上的战士们纷纷停火,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

张端,这是什么情况?

赵刚皱着眉头,手中的枪依然紧握。

不知道,但是不管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

张端沉声回答。

日军使者走到城墙下,用生硬的中文大声喊道:

张鹏达司令,我们佐藤大将有话要说!

张端和战友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知道,这可能是日军的一个阴谋。

张端站出来,对着城墙下的日军使者喊道:

有什么话就直说,我爸忙着呢!

日军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佐藤大将有令,如果你们投降,我们可以保证沈阳城内百姓的安全!

城墙上的战士们顿时愤怒了,投降?

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投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端冷笑一声,大声回应:

告诉你们佐藤,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向侵略者低头的!

让他准备好,我们随时会让他见识到中国人的勇气!

日军使者脸色铁青,转身回到了日军阵地。

不久,日军的炮火再次响起,这次他们的攻击比之前更加凶猛。

张端,我们不能只防守,得想个办法反击!赵刚说道。

我知道,等他们靠近点,我们就用手榴弹给他们一个教训!

张端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随着日军的逼近,张端和战友们纷纷抓起手榴弹,等待着最佳时机。

沈阳城的战斗再次进入了白热化,每一刻都有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此时,张鹏达站在指挥台上,目光如炬,他深知城门已无法坚守,于是果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