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文、信仰与新灵源的诞生

唐《道德经》注碑立于唐朝天宝元年,是太清宫现存最早的帝王御碑。碑体高3.7米,碑身四体刻字,正反两面为正文,左右两侧为文人的题咏。

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立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

先天太后之赞碑,也叫“三御碑”,是太清宫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通古碑刻。和前宫的宋碑一样,它也是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拜谒太清宫时留下来的。这块石碑由宋真宗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亲自题写碑名,故名“三御碑”。

通过发掘调查,发现太清宫周围3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大面积的建筑基址,同时对唐宋时期建筑结构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考古队发现,从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和建筑特点来看,洞霄宫为唐代所建。在洞霄宫的发掘中,发现了宋代的砖铺甬道,以及道两侧的四组柱洞,每组有七个柱洞。甬道北侧西边,在宋代地层下发现了唐代地层,在唐代地层下发现了汉代遗迹。所有这些发现,都印证了太清宫始于汉、盛于唐宋的文献记载。

太清宫遗址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确证自汉至今,尤其是唐、宋,历代帝王和统治阶级都把太清宫作为老子故里进行大规模建设和祭祀,从而认定老子故里就在鹿邑太清宫镇。

另一个地点就在距离鹿邑县太清宫80公里左右的,肥水县天静宫。

天静宫,又名老君殿。

始建于东汉,唐宋时鼎盛,规模宏大,建筑辉煌,环境清幽,风光秀丽。元朝更名为天静宫,殿宇蔚为壮观,天静宫前有九龙井,东有柏林,中有老子生母冢。再东一公里处有尹喜墓,俗称尹子孤堆。

明清时期,天静宫尚称殿宇宏深,规模整丽。清末战乱频仍,天静宫屡经兵燹毁坏,加上洪水肆虐,殿宇日趋颓废,后人留下"烧丹灶冷余荒草,问礼堂前剩石牛"之叹。

1991年、1992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老君殿遗址进行勘探和发掘。资料表明,老君殿区文化层厚1.8-2.4米左右,大体可分8层。第1层为表土层。第2层为清代层,出土"大清年制"款识的青花瓷片等。第3层为淤土层,系黄河泛滥层。第4层为明代层,内含有"大明年制"款识的青花瓷片等。第5层为淤土层,系黄河泛滥层,且土层较厚。第6、7、8层为宋元文化层,内含大量的粗白瓷碗、影青和兔亳瓷片、宋代钱币、建筑构件等。唐代文化堆积见于发掘区南部,出土有莲花瓣圆瓦当、板瓦和黄釉粗瓷碗。

宋代老君殿建筑遗址,殿基呈亚字形,坐北朝南,属高台建筑。台基外包砖基,内填黄土,整组建筑布局严谨,修建工整,保存较好。在遗址中部发现一处唐代建筑基址,其下层南北两侧各有一段汉代墙基。

在流星园旧址,共发现9眼古井,其中一眼为春秋时期的瓦圈井。其他8眼井,曾经汉代、宋代重新修筑。

1993年开始对天静宫的老君殿、灵宫殿、三清殿、流星园、圣母殿、藏经楼、两庑、道士舍、山门、钟楼、鼓楼、迎仙桥等建筑,进行逐一修复,再现昔日风采。

这两处地方从古至今都在争“老子故里”。老子故里到底在何处?夏先衍不得而知,现在已经成了迷。虽然他无法确定老子故里的确切位置,这两处地方都诞生了灵源,这就很有趣了。这一发现让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关联。

老子故里肯定只有一处,那么为何会出现两个地方同时拥有灵源呢?那就证明了一个问题,不单单只有文明遗迹可以促使灵源诞生。

这两处地方都与老子有关,它们代表着人们对老子的敬仰和纪念。尽管无法确定真正的老子故里在哪里,但两个地方聚集了人们对老子的信仰和崇拜之情。这种人文信仰的力量可能导致了灵源的诞生。

遗址作为文化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是理解历史、探索文明进程的重要窗口;而祭奠则是一种表达敬意和信仰的方式。

太清宫与天静宫两处灵源证明了,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诞生灵源。

这种发现让他对灵源的本质和起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他进一步探索灵源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把自己的猜测发了出去,果然有这个猜测的不止他一个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紧接着他又收到了一条信息: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灵源。消息来源也是西战区,看来这些灵源是经过完全确认后才进行公布的,其他疑似灵源诞生的地方只是派人驻守了,并未公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