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没办法啊,好多战士都等着学习功法呢。”
“行吧,按照军区来算吧,每个省会城市是不可能了,我可没那么大的精力。”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让每个军区选上三百多战士。”
“这么痛快,你这是早就算好了的啊!”
“嘿,这不是都催的紧吗,除了你的队伍,外面没几个达到可以传授功法标准的。未来几个月除了必须你来主持的大事,其他事情我都给你推掉了,你就安心调查各地灵源就可以。”
夏先衍半真半假地问:“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的,就连你的部门我都找人来帮你组建了。”
“那行,雷叔挂了啊,我得去忙了。”
“去吧!”
挂掉电话,夏先衍想了想,给每个军区三百多战士传授功法,还可以不算多。接下来既然来到长安了,就干脆别回去了,可以趁机调查长安孕育出来灵源之地。
脚踏在长安这片土地上,夏先衍回忆起灵气长河中对唐长安的惊鸿一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唐代诗人王维之传世名句,寥寥数语便将唐时建筑艺术之绚烂夺目展现得淋漓尽致。长安的规模宏大,规划严谨,是华夏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建筑技术及造型艺术亦臻于巅峰境界。
论及唐代建筑之风格特色,则以气势恢宏、规整开阔见长。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遗留下来的真正属于唐代之建筑已然凤毛麟角,实属罕见。
彼时之唐王朝,昌盛繁荣、兼容并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众多民族之文化与技艺于此交融共生。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周边国家纷纷遣使建交和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唐都长安聚集了大量的外国人。
经历了千年风雨洗礼后,繁华落幕,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建筑也已经寥寥无几。其中较为着名的有:
大雁塔:又名“慈恩寺塔”,位于雁塔区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是玄奘为贮藏经书所建。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荐福寺内,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原有15层,现存13层,是华夏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
它们作为典型的寺庙佛塔类型唐代建筑,不仅见证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华严寺塔:现存两座塔,东边的是杜顺的灵骨塔,西边的塔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均位于长安区少陵塬畔华严寺内,建于唐贞元年间。
香积寺善导塔:位于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建于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是唐塔中罕见的方塔。善导塔见证了唐朝安史之乱中的一场关键性战役——香积寺之战。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完整如初还是仅剩残垣断壁,都承载着华夏民族灿烂的历史与文明。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匠人们的智慧与技艺。
夏先衍到了军区安排的住处后,重新拿出《法华心经》来看,他想知道这个选择代表城市文化符号的界限在哪里。
唐代的那些建筑都是长安的文化符号,但是让修行者去观想一座古建筑,当然是不行的,是不是可以简化一下。
夏先衍想了想,决定尝试一下,因为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可操作性是很大的,它不像文物,实体就在那里,文化是可以被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