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也会关注着华夏大地的一举一动。当他看到华夏在守护之灵的助力下,社会已经趋于稳定并逐步发展起来时,他们终于放下心中的担忧,选择闭关修行。毕竟,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更好地保护华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文化具有显着的连续性特点。它是传承有序的,从无到有,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
从古老的神话传说、甲骨文以及青铜器,到后来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哲学思想的兴起,再到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繁荣,华夏文化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活力,并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之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这种连续性不仅体现在时间的延续上,还体现在文化元素和思想的传承上。许多古代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在今天仍然可见其影响,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义”等观念,至今仍在华夏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原始文化开始,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
夏先衍一行人对灵源之地的调查,既是探寻文化传承,也是寻根溯源。
一座又一座的灵源之地,是华夏文化演变的见证。
华夏守护之灵也正是从这些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适合华夏人修行的功法。
一行人回到巫山,休整了一晚上后,继续出发。出巫山后,他们便进入了荆楚大地。顺着长江一路东行,众人来到了屈原的故乡秭归。
秭归县之所以被命名,正是由于伟大诗人屈原的缘故,屈原文化成为了秭归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里虽然是新建的纪念屈原的地方,但也诞生了灵源,夏先衍猜测是因为政府属于迁移过来的,所以这里同样继承了屈原的文化,孕育出了灵源。
夏先衍展开他的神识,探寻着岸边的屈原故里景区,他发现这座灵源的确是由屈原文化所孕育而生的。而且,旁边的秭归博物馆也是一处灵源之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并与长江灵脉相互融合。
屈原故乡秭归,最早记载源于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中,如“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有屈原故里和屈原祠等历史文化遗存。
秭归纪念屈原的遗迹、文化众多,自唐以来,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今屈原村)就建有屈原庙。
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元和十五年(820)始建,宋元丰三年(1080)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兴建,“清烈公祠”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
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在靠近屈原故里的岸边停留片刻后,夏先衍带着队友再一次启程了。
他们过了三峡大坝,继续前行,出了西陵峡,终于完成了长江三峡的全程航行。刚出西陵峡,夏先衍就看到了嫘祖庙灵源之地。
嫘祖庙是为纪念黄帝的正妃嫘祖而建造的。嫘祖,又称雷祖、累祖,被民间蚕农尊称为“蚕母娘娘”。
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轩辕之丘居住时,娶得了西陵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织技术。
《嫘祖圣地碑文》全文500多字,把嫘祖的生、葬之地,嫘祖一生的功绩、嫘轩宫的位置、人物塑像、建筑工艺、商贸、补建扩筑、社会变革、桑蚕丝绸文化传承记叙得真实生动。
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轩辕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所以嫘祖被后世尊为“先蚕”。
嫘祖庙始建于晋朝,但原庙毁于1940年6月日本侵略军的炮火。现有的嫘祖庙是1993年2月重建的,它位于荆楚省宜昌市西陵区平湖路与夜明珠路、港虹路交叉口南100米的西陵山顶,占地1000平方米,海拔高度108米。
重建后的嫘祖庙气势恢宏,共四层,全高26.53米。庙宇前有108级青条石阶,庙内供奉着嫘祖娘娘的神像。
这次调查灵源之地,夏先衍明显加快了速度。对于那些已经将文化脉络补齐的灵源之地,他决定暂时搁置,等到日后有闲暇时光再来深入探索。
因此,在宜昌,他们仅仅在西陵峡——嫘祖庙灵源之地上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而下一站,便是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