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衍一行人在外面转了两天后又回到了荆州,因为他们的船还在荆州。
船从荆州出发,这座城市渐渐远去,古老的长江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远处的天际线与江水交融,水天相接处透着一种宁静的美。随着船行,江水滔滔,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江面上,如同无数金色的鳞片在闪烁。
这段航线属于荆江段,河道蜿蜒曲折,有 “九曲回肠” 之称。两岸是广袤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孕育着大片的农作物,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江边的湖泊星罗棋布,犹如大地镶嵌的璀璨明珠。
过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段,就来到了通往洞庭湖的入口,船只拐入洞庭湖,进入岳阳境内。此时,江面愈发开阔起来。
河面上,货轮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河水汹涌澎湃,波光粼粼,一艘艘庞大的货轮如同水上的钢铁巨兽。
货轮的船体被漆成深色,在阳光下反射出沉稳的光泽。有的货轮满载着货物,吃水很深,缓缓地在河道中前行,它们承载着城市的经济命脉。船头劈开河水,泛起白色的浪花,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波纹。
岸边的码头堆满了集装箱,一些货轮正在装卸货物,现代化的设施使得码头上几乎见不到人影,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起重机舒展着长长的臂膀,精准地抓取和放置沉重的集装箱。
西岸则是绵延起伏的绿色草地,如柔软的地毯般铺展开来。不远处,一片片芦苇荡在湖边摇曳生姿。高高的芦苇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洞庭湖的故事。洁白的芦花在风中飞舞,如雪花般轻盈,给西岸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当船只缓缓驶入岳阳楼灵源之地的范围时,夏先衍看着岸边的岳阳楼,随后对着身边的战士下令道:“寻找一个合适的码头,准备停船靠岸。”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熟练地操作着船只,准备借助岳阳旅游码头靠岸。
很快船稳稳地停靠在了岸边,夏先衍率先踏上了岸,身后紧跟着他带领的队伍。
岳阳楼位于湘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岳阳楼以城墙为基座,雄踞岳阳门上,左揽洞庭,右挹长江,遥对君山,远望碧波万顷,湖光山色与巴丘楼阁交相辉映,气势壮阔。
岳阳楼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鲁肃在洞庭湖附近驻军并建造了这座阅军楼,用于检阅水军。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然仍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其壮丽的风光已经吸引了诗人的吟咏。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 年),重建巴陵城楼,楼由军事设施转变为观赏楼,其功能和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开始成为人们观赏风景的场所。
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唐贞观年间(627 年~649 年),重修岳阳古城楼,楼阁初具规模。
开元四年(716 年),中书令张说再次扩建,取名南楼,后于天宝年间(742 年~756 年)重修。
乾元二年(759 年),诗仙李白在诗中首称南楼为岳阳楼,此后该名称被沿用。唐朝时期,岳阳楼成为文人墨客游历、题诗的胜地,许多着名诗人如孟浩然、李白、杜甫等都曾登临岳阳楼,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使得岳阳楼的名气逐渐增大。
如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北宋庆历五年(1045 年),知州滕宗谅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后,励精图治,仅用一年就将岳州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决定重修岳阳楼。
庆历六年(1046 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
滕子京邀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文 360 余字,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核心思想流传至今。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岳阳楼也因此真正闻名天下。
元至元年间(1264 年~1294 年),岳州路总管李应春重修岳阳楼。此后,岳阳楼在元代也多次经历修缮和维护。
明清时期,岳阳楼更是多次因大火、战乱等原因被毁,但也不断地被重建和修复。例如,明洪武二年(1369 年),将军徐达巡视岳州,重修岳阳楼;清乾隆五年(1740 年),总督班第重建岳阳楼等。
民国初年,岳阳楼屡遭兵祸,受损严重。1920 年,岳阳知县鲁荡平主持重修岳阳楼;1933 年,湖南省政府拨款重新修葺;1934 年 2 月 17 日,岳阳楼重修竣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