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众志成城!

滨江警事 卓牧闲 2263 字 16天前

“是。”

“前几天总L和翁部长来过我们这边,陵海预备役营的葛工说,总L一接到西川发生地震的汇报就往这边赶。但城都双流机场当时遭受地震损坏,不能降落专机,只能改降太平寺机场。

总L一下飞机就乘汽车直奔50公里外的江堰。当时是深夜10点多,连夜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抗震救灾,道路先行,道路不通怎么救灾?翁部长开完会就向总L请假,连夜跟西川省交通厅的领导来一线实地查看路况。”

这些情况电视里没报道过,徐副部长都不知道,下意识问:“然后呢?”

“12号夜里下暴雨,到处都是黑乎乎的,分不清东南西北,江堰又是重灾区,从江堰去震中的路被坍塌的泥石流阻断了,根本无法通行。抢险突击队上不去,机械也无法通过。受灾严重的几个区县都成了孤城,断粮、断水、断电,通讯也中断了,所有信息都靠口口相传,靠人的两条腿去跑、去传送。紧急关头,传递信息的人就来回奔跑,有时要几个人轮流奔跑。翁部长他们的工作组也被困住了,工作极度艰难。”

老陈擦了擦泪水,接着道:“工作组一出发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手机打不出去,电话也打不出去,外面的信息收不到,完全是被隔绝的,知道的情况远远没有灾区外面的人多,至少外面的人可以看报纸、电视、听收音机,上网,或者手机联系,而灾区什么都没有。 影子特工

他们徒步翻山越岭,冒着大雨赶到大坝,再往前就无法通行了,40多万立方的泥石流把一条三级路埋了,有几处都完全消失了,连路基的影子都没有。只能沿着陡峭的山岩,冒着瓢泼的大雨和连续不断的余震,打着手电绕道走小路。

今天上午,我遇到当时跟翁部长一起去的西川交通厅余处长,余处说他们这一路上能摸到四轮朝天的汽车,还有大石头砸进车厢的。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深深的岷江,他们看不见前面的路,就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向前移,遇到山包一般的泥石流,就往前爬。

实在看不见了,就打开手机照一下,继续爬。手机的电是有限的,不敢多用,坚持到最困难时,才能打开手机照一下。他们互相鼓励,用敲击石头、说话,互报平安,只要有回应,就说明都还平安。

他们通过艰难的实地勘查,发现由于塌方面积大,路线长,加上山区低等级公路上作业面窄,抢通作业十分困难,推进的速度比较慢。如果在一个狭窄的作业面往前推,打通脆弱的山谷道路肯定需要清理很多整体震垮的山体,架设临时钢桥替代震毁的桥梁其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于是研究能否利用紫坪铺水库形成的岷江水上通道,借用海事艇、冲锋舟紧急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

交通是生命线,交通不通,人员、物资、设备进不到灾区,全国人民支援的善款、奉献的爱心到不了灾区,救灾就无从谈起。

徐副部长深知交通的重要性,急切地问:“后来呢?”

“领导们想到这儿就开始行动,组织力量再次展开实地考察,最终提出了‘路水并举,水路先行’的设想,并得到国w院和发改委的同意。14号上午经过多方协调协商,调运设备。当天下午,水库路打通,大码头正式启用,救灾运输能力全面提高。”

老陈想想又说道:“我昨天见到了工作组领导,他们浑身是泥,筋疲力尽,看上去比灾民更像灾民。截止昨天下午5点,陆续打通了三条通往震中的道路,路打通时所有人都哭了。我们这边现在放眼望去全是人,解放军、武警、工兵,各种抢修队、消防队、突击队,医疗队,用本地的一个老革命的话说,这场面只有60多年前的淮海战场有过!”

韩渝能想像到前线的情景,忍不住问:“陈主任,陵海预备役营现在什么情况?”

“人员机械一齐上,换人不歇机。说是换人,其实同志们一天最多只能休息两个小时。他们非常疲劳,神经绷得紧紧的,有的官兵嘴里在说话,眼睛却是直直的,不会拐弯;有的官兵,话还没说完,就一头栽倒地下了。

几天几夜没有洗澡,没洗头,刚开始的两天下大雨,时常冻得发抖,后来几天暴晒,一身泥一身汗,浑身都是馊味儿。有的官兵脸上和嘴唇脱皮,有的官兵头上被安全帽卡出一道深沟,加上长时间的汗水浸泡和太阳暴晒,变成了一道疤痕。”

这些情况韩渝一样能想象到,想想又忍不住提醒道:“我是说道路抢修进度。”

“十五个班组昨天抢通了二十一公里道路,之所以比之前快,主要是得益于上级的制定的‘多点推进、中间开花’的方案,就是根据地形和作业面窄的情况,让机械到一个点后,先推出一个豁口,自己先过去,一直往前推出许多豁口,让后面的机械跟进,拉开一条战线,形成多个作业面,全线作业,中间开花,多处开花,最终实现全面开花。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推进速度,减少了机械在小作业面上揉团窝工。”

老陈同志探头看了一眼指挥部帐篷,想想又说道:“多轮冲锋下来,还有好多巨石拦在路上。同志们拿那些巨石没办法,杨营长和孙总只能向部队求援,空降兵部队派来一支爆破小分队,用直升机送来炸药,现场打炮眼,装填炸药,把那些巨石炸掉的。韩局,爆破分队带队的上尉军官姓杜,叫杜源,他认识杨营长和孙总,也认识你,早上走的时候还委托我向你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