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

南宋着名诗人辛弃疾词中提到的“八百里”就是一种珍贵的牛,八百里炙就是烤的牛肉。

小主,

宋代人继承了隋唐的烧烤风格,食材益发广泛。

在《梦梁录》中,记载的烧烤食品就达到十多种。

从大草原入主中原的元人,保留了烧烤的传统,酷爱烤羊肉,朝廷举行宴会主要供应羊肉。

民间食肉,也普遍是羊肉,送礼更是以肥羊为上。

当时朝廷以烤全羊最为讲究,这道菜,色、香、味、形、俱佳,皮酥脆,肉嫩香,是蒙元宫廷餐品之尊,是大宴和祭祖典礼时,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而明清时期,烧烤是一种代表。

史料记载,清朝御膳房就有专门给帝后做烤鸭、烤猪的“包哈局”,也就是下酒菜。

史料记载,清代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京城大街上就有小贩,沿街叫卖烤肉。

在当时,烧烤菜也是各种宴请之事的要菜。

满汉全席中也有各种烧烤类菜品:挂炉山鸡、生烤狍肉、片皮乳猪、维族烤羊肉、挂炉沙板鸡……超丰盛。

清代杨静亭《都门杂咏烤牛肉》竹枝词云:严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火炙最宜生嗜嫩,雪天争得醉烧刀。

而现在,林非凡想要研究一下铁板爆烧,如果能够成功,那就是是一种品质的保证。

烧烤发展到现代,或许是最具人间烟火气的饮食方式了,平凡又简单。

不要看烧烤简单,但是真正想要做出特色,还真需要用心。

现代烧烤,其实绝大部分手艺,或者说传承,其实都是来自明清时期。

《明宫史·饮食好尚》中就有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的记载。

而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明清两代的我大清更是吃烤肉的行家。

做一行爱一行,刚才对于蒋姐烤肉,林非凡还算是印象深刻,自然想要好好了解一些东北烤肉。

当然,了解不是模仿、复制,而是学习借鉴。

东北烤肉的技术,巨大部分来自满足的生活习惯。

满族先民在深山老林中猎杀猛兽,打到猎物之后,用兽首祭过天地之后,便会把野兽刮毛洗净,放在火上烤食。

族人共同享用,谓之“天火肉”。

满族入关之后也将这种烧烤方式带入关内,并逐渐发展,早期的“满汉全席”也是以烧烤为主的。

清末明初大批北方省份的汉族“闯关东”进入东三省,并将中原的烹饪方式带到那里。

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兼容并蓄,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东北烧烤。

为啥北方烧烤这么好吃?来到北方吃过烧烤的人,都会对东北烧烤赞不绝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材好。

我国北方土地肥沃,农业畜牧业资源丰富。

特别是最北面,不管是黑山白水,还是草原,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

这就为烧烤,提供了非常肥美的猪牛羊等肉类资源,保证了烧烤的品质;

另外,由于气候、历史等原因,北方人一向喜欢吃肉,也喜欢琢磨怎样把肉做得更好,这也让以肉类为主的烧烤更加好吃。

北方独具特色的烤肉,味道咸鲜,口味偏重;

油大,口感油腻,吃起来很香,脂肪含量较高。

当然,与西北烧烤“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粗犷相比,东北部烧烤会显得细致一些;

但与南方追求的自然原生态相比,这些北方烧烤又显得不那么健康。

另外,北方烧烤文化也像北方人一样豪迈。

烧烤从来都不是精细的吃食,要的就是热闹和随心所欲。

热闹喧嚣的环境,配上冰镇的啤酒。

如果再有个扒蒜,陪着喝个啤酒的大妹子,简直痛快无比。

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的差别,北方各地的烧烤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比如林非凡所在的北方省这边,烧烤分为烤肉和烤串两种。

一般进了烧烤店,店员也会直接问你:“大哥,吃烤肉还是吃烤串?”

这边的烧烤、烤肉,似乎从来没有哪个城市,能让烤肉这么有群众基础。

几乎每一个当地的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烤肉“秘方”。

当然,这也让每个北方的记忆中都有一顿难忘的烤肉。

无论是在烧烤店,还是自己在家烤,北方烤肉在每个制作环节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食材的选择也比较奢华,那边的烤肉以牛肉为主,选择牛的上脑、三岔(后腿靠近脊背的部位)等部位。

这些部位的肉嫩,有肥有瘦、有筋有肉,吃起来口感好,有嚼劲。

食材的制作也比较讲究,比如切,就是将牛肉切成4-5厘米,介于块和片的形状。

这样的形状在烤制时熟得较快,又不会太干,口感最好。

搭配牛肉一同烧烤的蔬菜一般是土豆、地瓜,切成厚片,它们在烧烤时会吸收油脂,非常好吃。

再就是拌,将牛肉放入盆中,加入豆油、五香粉、盐、味精、葱花、姜末等调料。

同时最好加入切好的半个洋葱,营养提鲜。

还可以加啤酒和一个生鸡蛋,保证牛肉的鲜嫩。

小主,

一定要用当地的九三大豆油拌肉,油脂含量高,很香。

注意这个不要放孜然和芝麻,加了这些调料烤制时容易焦糊。

再就是蘸料,拌肉和蘸料决定了北方烤肉的灵魂。

比如在东北那边,他们的烤肉的蘸料是用瓜子粉、花生碎、孜然粉、五香粉、盐、味精等特制而成,用来拌饭也特别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