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山,生在大山长在大山,从小就爱跟着爷爷漫山遍野地跑。爷爷是村里的老中医,他对草药的事儿门儿清,在他的熏陶下,我也认识了不少草药。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毛慈姑。
那是一个春雨初歇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香气。我和爷爷像往常一样进山采药,一路上,我蹦蹦跳跳,兴奋得不行。突然,爷爷在一片潮湿的山壁旁停下了脚步,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丝惊喜。我赶紧凑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丛小巧玲珑的植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小山,这就是毛慈姑。”爷爷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郑重。我仔细打量着,它植株不高,也就十几厘米,叶子细长,呈翠绿色,叶片上还带着一些细细的白色纹路,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再看它的花朵,淡紫色的花瓣上点缀着深紫色的斑点,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美得让人心醉。
我忍不住伸手想要触摸,爷爷连忙拦住我,“别碰,这毛慈姑可金贵着呢,咱们得小心些。”爷爷说着,便蹲下身子,开始小心翼翼地给我介绍起来。“毛慈姑的假鳞茎是它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像个小小的圆球,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质地坚硬,上面还有一些环状的节。这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好药。”
回到家后,爷爷把采回来的毛慈姑放在院子里晾晒,趁着这个功夫,他又给我讲起了毛慈姑的药性。“这毛慈姑味甘、微辛,性凉,归肝、胃经。别看它个头小,作用可大着呢,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还能消痈肿。”爷爷喝了口茶,接着说,“村里要是有人被热毒侵袭,长了痈疮肿毒,用毛慈姑就能缓解;还有那些因为痰火郁结导致的瘰疬、痰核,它也能派上用场。”我听得入了迷,脑海里浮现出各种病人在毛慈姑的帮助下恢复健康的画面。
从那以后,我对毛慈姑就上了心。每次进山,我都会特别留意它的踪迹。我也渐渐了解到,毛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