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自研电池

“严格来说没有,除非是电池材料或者加工工艺有革命性的突破,要不还真不行。

我公司汽车的动力电池就因为这个被卡很久了,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电池的容量,只能慢慢摸索。”。。。

晚上,王铭洋按时赴约,同行的还有王铭泽,之所以把他叫来,是想看看今晚和黄传福的探讨能不能有所收获。

和黄传福同来的也有两个人,都是负责电池生产研究的。

大家一坐下来开始介绍,菜还没吃一口,就连干了三小杯六粮液,饭局才算正式开始。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都是在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上。

从行业动态到发展前景,大家都知道高容量电池的远大应用前景,但目前能量密度最大的锂电池理论都提出来几十年了,一直都没有太大的突破,只是锂电池的很多缺点被改进而已。

说到这,大家不禁感慨电池研究之路多艰,更感慨高能电池前景之光,引得无数科研能人投身于其中。

“现在的锂电池缺点还是有很多的,用的电解液生产难度大,污染高,不够稳定,使用时间久了电池内部容易产生结晶体,堵塞隔膜,这就造成容量和放电能力下降。

最坏的程度是引起电池短路产生爆燃,这玩意,一爆燃起火就灭不了。。。比较理想的就是固态锂电池。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锂电池不易发生短路,工作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安全性很高。

一直以来,能量密度是锂电池发展的瓶颈之一。

固态电解质不仅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还有较小体积、较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装更多的高电压正极材料,使能量密度大大提高。

使用固态电解质后,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形成固体电解质介面膜和出现锂枝晶现象,这样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循环性和使用寿命。

在传统锂电池中,隔膜和电解液加起来占据了电池中近40%的体积和25%的重量,而使用固态电解质后,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减少了很多。”

黄传福说了一堆现有锂电池的缺点后又提到国外同行最新提出的固态锂电池,不过最后他还加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