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据点作用不大,反而将力量分散了。
在通向井陉县城的几个据点被拿下后,李志坚率领部队主力,在傍晚时已经到达了井陉县城外。
由于日军在各处布置的据点,影响了部队的秘密行动,导致以往经常用的围城打援的战术在这一战中没法使用。
他相信在井陉县城受到攻击后,石门(石家庄)方向的日军不会不管,但是也没有办法来秘密部署部队来打援,总不能绕过县城去打那些小据点,那样就意图表露的太过明显。
于是,在所有火炮的支援下,六个团一起进攻井陉县城,放开东门,其余三面各两个团,李志坚准备围三阙一来降低井陉日军的抵抗意志,力求尽快攻下井陉县城。他现在对周围形势并不明了,所以务求速战速决。
日军在井陉的确驻了一个大队,不过伪军较多,有三千多,且都是东北过来的靖国军,靖国军整体对日军比较忠诚,装备也和日军相似,战斗力在伪军中属于比较强的。
城内驻扎的日军有两个中队,和几个营的靖国军。
日军一个大队,就两门九二步兵炮,靖国军没有火炮。
面对43军如此强的火力,在夜晚之中,也没有飞机掩护的情况下,城墙上的日军火力点很快被打掉,在43军发起冲锋后就将三面城墙占领。
日军的第一道防线没能禁得起一轮的进攻。
部队一旦攻进城后,李志坚再不担心,43军的冲锋枪配备数量多,连射火力较强,打巷战日军比较吃亏,李志坚让进城的部队多劝降,尽量减弱伪军的抵抗意志。
进城几个小时后,城内残余日军全部被肃清,日军没有从东门逃脱,全部战死在了城内,伪军被俘虏了一千多人。